記者:
發布時間:2024-02-10 10:31:28 編輯:蘇敏 來源:在中國古代神話與傳說中,龍是一種神異動物,代表威嚴祥瑞,也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中國乃至中華文化圈內,以“龍”為名的所在不在少數。南通同樣如此,據民政部門不完全統計,現存“龍地名”有246個,著名的如青龍港、匯龍鎮、龍游河等等。
近日,記者尋訪了其中著名的與龍有關的地方,帶你一起觀龍跡、聽龍事。
崇川區——龍爪巖
前身是南通“第六山”
龍爪巖。記者許叢軍
南通的江岸都是泥岸,唯獨在黃泥山的最西部有一道100多米的石脊臥于江中,黑褐的顏色,嶙峋的形狀,猶如神龍的爪子伸在江中,扼住江濤,人們稱為“龍爪巖”。
萬里長江從崇山峻嶺一路奔騰到江海平原,在快要入海處有五座小孤島。滄海桑田,這五座孤島與北岸相連,成為五座小山——狼山、馬鞍山、劍山、軍山和黃泥山,構成了南通沿江獨特的江海山水景觀。
其實,南通在狼五山之外,還有第六山,即黃泥山之西的鑲山。鑲山高僅10余米,長約30米,是黃泥山西麓的一座小丘,也就是龍爪巖的前身。更俗劇院的舞臺上方有一幅長畫,畫中就有包括鑲山在內的六座小山。
據《南通地名掌故》記載,鑲山之名得自它的位置,它“鑲”在五山的西邊緣。此山最早的載錄出自何處,現今尚未有定論。但民國八年(1919年),對鑲山揚名于世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張謇在自己的年譜中記有這一年的六月(農歷)“營鑲山梅垞”,梅垞的建筑物不大也不多,卻載有數百株梅花,蔚為大觀。同年,張謇還寫了一篇《相山記》,“相”者輔佐之意,為五山之輔。大意是說江海由它的源頭匯聚而成,瓜匏之類由柔弱的藤蔓相系,人們不能因鑲山之小而輕視它。
鑲山除東邊接陸外,三面都深入江中,驚濤拍打山腳卷起雪浪花,又可近觀黃泥山,遠眺狼山,為游客喜歡駐足的地方。20世紀50年代中期,因施工的需要,或傳為取石材的需要,將鑲山的水上部分炸掉,而后又建成擋浪堤,《狼山》一書說此為龍爪巖。
龍爪巖是一道天然的護岸石堤。長江攜帶了千山萬水、經過了千回百轉,一路奔騰到南通,快到入???,在龍爪巖遇到阻礙,水流更加湍急。
龍爪巖三面環水,在最前端的江水中,聳立著長江第一燈塔,為過往的船只指引方向。
每到漲潮時分,洶涌的江水逆流而上,很是壯觀。特別是在農歷初一、十五前后,每遇天文大潮,江水往往漫過堤壩、越過欄桿,整個龍爪巖都會浸泡在江水中。記者范譯
如東縣——九龍村
因地處九龍舍得名
九龍村位于如東縣大豫鎮東北部,距大豫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西與豫東村、周墩、農場居委會接壤,東至十二貫福利河,南至南通濱海園區,北與長沙鎮高鹽村相望,因地處九龍舍而得名。九龍舍建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為北坎漁民挑土而成。
據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孫某等九名漁民在北坎挖港(今稱新港)處取土筑墩,又各在墩上結廬。所建廬舍均以泥土筑墻,毛竹作桁條,茅草蓋頂,舍內用土壘床。為防海風,廬舍低矮,皆為長條形,狀如地龍。九舍首尾相連,故名“九龍舍”。當時,漁民十分貧困,過著“腰挎蒲包飯,下??觳脚堋钡暮I仙?,每逢風、雨、潮,便至九龍舍臨時歇腳、住宿。潮退、風息、雨停后,漁民即趕緊下海作業,多取海貨,以換取柴米油鹽,維持生計。1949年后,九龍舍不再作為住所,而成為漁民、商販貯運漁獲的集散地。后因圍墾,九龍舍成為內陸之地,當地行政村即名九龍村,并沿襲至今。記者范譯
通州區——龍富橋
從毛竹橋到水泥橋
龍富橋位于通州區十總鎮老九大隊五組,十東豎河南口子,龍富山莊東1公里。該橋建于清末民初,原為毛竹橋。因當地人邢龍富經手造橋,橋的位置又在邢龍富家附近,所以取名“龍富橋”。
20世紀60年代初,疏浚十東豎河,南口子老河利用,將毛竹橋改為水泥橋,后又幾經改建,龍富橋拓寬至如今的雙向四車道,成為新通掘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連接通州與如東。目前,龍富橋屬于十總鎮柏樹墩村,該村以種植特色農業為主。記者黃艷鳴
海門區——青龍港
青蛇為愛化身成堤
青龍港曾是不少人去上海的必經之路,承載了許多人的記憶。 (資料圖片)
青龍港位于海門區南部長江邊的青龍河口,因青龍河而得名。青龍河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由漲沙形成的自然河道;嘉慶十一年(1806年),青龍港成為海門境內長江第一渡;光緒十四年(1888年)與上海通航,到十六鋪航程103公里。
青龍港是日盛沙和永埠沙之間的天然泓溝,由于泓溝兩側長滿了蘆葦,蜿蜒數十里一片青色,好似一條青龍,青龍河由此而得名。如今,青龍港居民盡數拆遷,青龍港成為工業園區。
關于海門青龍港的來歷,有一個美好的傳說。相傳《白蛇傳》里的白娘娘﹙白蛇精﹚在杭州與許仙結為夫婦,后來被法海收在西湖雷峰塔下,小青﹙青蛇精﹚從此失去了姐姐白娘娘,心中總不是個滋味。
此事后來被東海龍王知道了,因蛇亦屬水族,龍王命令小青回歸東海。她獨自沿長江東下,到了江口,在江?!傲谓亲臁保êiT原來的一個地名)發現了一個平坦的沙島。沙島上滿是蘆葦,相當清靜,小青決定上岸歇歇。
上得岸來,只見農田中有兩間草棚,四周是宅溝,屋前桃紅李白,屋后綠竹成蔭。小青情不自禁地走到草棚跟前,見屋里一個小伙子正在吃飯。小伙子見小青孤身一人,以為是逃荒到此,便招呼小青進屋吃飯。
小青倍覺人間溫暖,心想日后進了龍宮,豈不終身孤苦?她見小伙子長得一表人才,心生愛慕,不久兩人結為夫婦?;楹笕?,男耕女織,夫妻和睦,生下一子。小青偶爾到宅后港梢里舒展一下身子。時間長了,那港梢變成了大河。
人間三年,神仙三天。再說東海龍王見小青三天未歸,就派蝦兵蟹將前去捉拿。青魚精明察暗訪,終于發現了小青的蹤跡。他勸說小青盡早回龍宮,而小青舍不得丈夫,不肯返回。
龍王大怒,即派蝦兵蟹將、鱉元帥、龜丞相前來捉拿。小青竭力奮戰,從江面打到江底、水中打到陸地。此時,青魚精興風作浪,江水不斷上漲,小青為保護丈夫,把自己的身軀變為一條巨大的堤岸堵住巨浪,但最終小青被捉走。
為了紀念小青,人們把小青被捉走的地方叫青龍港,把小青經常洗澡的那條泓溝叫青龍河。記者范譯
如皋市——龍游河
相傳有九十九道灣
龍游河一景。
《讀史方輿紀要》載:“龍游河在縣東南,長六十里。相傳,龍過成河,有九十九灣。北接運河,南通揚子江?!币颉皟砂渡橙跎票?,時苦艱澀”,故曲折多灣。龍游河北起如城,南達長江,是通往江南的主要航道,全長27.8公里。
龍游河穿如城而過,縱貫南北,被譽為如皋市的“母親河”。關于這條河的來歷,有一個流傳下來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這么一天,東海龍王活得不耐煩,發起威勢來。他大擺龍尾巴,東海的潮水就一下子涌上了堤岸。海水所到之處,不但淹沒了許多莊稼,還淹死了無數的老百姓。百姓怨氣沖天,哭聲一直傳到天宮。玉皇大帝不禁大發雷霆,令龍王將功贖罪,速將潮水退盡,讓出沿海灘地兩百里,并派龍后娘娘到海岸一行,待退潮將盡之際,從海岸灘頭游向長江,迂回入海,形成入江大河。這樣既利于百姓耕種,又利于運鹽船舶的航行。
龍后娘娘奉旨乘潮水來到海岸,她的大龍子也悄悄跟了出來。當潮水在海岸沙灘上向下落得差不多時,龍后娘娘便順著潮水,領著大龍子從海岸游向長江。龍后娘娘在前呼喊,大龍子在后面跟著,他們從嘴里噴出水來,沖開泥沙往南行。果然,在它們游過的地方就成了一條大河。凡是龍后娘娘回頭喊龍子的地方,河道就拐了一個大彎。
恰好此時,托塔李天王受玉帝派遣看看進展,行到此處,從云端往下一看,只見龍后游出來的河道竟是彎彎曲曲的,將來船只來往航行,不但要拐許多彎,還要多行很多路。于是,他落下云端,抽出鞭子,對準龍后母子狠抽兩鞭。
龍后娘娘挨了一鞭,疼痛難忍,直竄向東南方去了,但游到丁堰鎮大橋那邊時,她還是停下來歇了一下,等候自己的兒子,這一歇可就把那里團成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水潭。她回首翹望,怎么也等不到兒子,潮水又將退盡,這才傷心地從節制閘那里游進了長江。而大龍子被這一鞭抽得渾身抽搐,他拼命扭動身子,一共扭了九十九個彎子,最后回東海去了。
龍后母子從長江游回龍宮,東海龍王贖罪的兩百里地也撤出來了,如皋就在其內。后來,老百姓在這里精耕細作,終于把滄海變成了桑田。
人們為圖吉利,便把海岸叫海安;把龍后娘娘從海安經如皋至南通節制閘入長江的那一段通揚河叫大龍游河;把龍后娘娘團在丁堰鎮等候大龍子形成的深潭叫龍潭;把大龍子單獨游過的地方叫小龍游河,又叫通江河,這也就是現在的龍游河。
如今,龍游河已成為如皋的代稱,出外闖蕩的如皋人都自豪地稱自己是龍游河的兒女。龍游河上有個著名地標——龍游湖,現是國家4A級景區,位于如皋高鐵站——如皋南站旁。記者范譯
啟東市——匯龍鎮
現實版的滄海桑田
匯龍鎮。
匯龍,顧名思義,就是群龍匯聚的意思。關于匯龍鎮的來歷,民間有兩種美麗的傳說:一說這里原叫江灣鎮,后因四海龍王商議每年在這里舉辦龍宮獻寶活動,屆時,此地珠光寶氣、彩霞滿天,于是留下了一處瀛洲仙境。因這里龍王匯聚,后被百姓稱為“匯龍鎮”。二說太上老君八卦爐上的火龍私自逃脫下凡,被青龍、白龍追捕至此地,引發群龍大戰。因為這個緣故,后來人們把群龍爭斗的地方稱為“匯龍鎮”。
據1993年編纂出版的《啟東縣志》記載:匯龍鎮可追溯到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長江口北支最早露出的一塊三四十里的大沙洲,取名“惠安沙”。清乾隆七年(1742年),在其東邊又出現一塊沙洲,沙洲南有一條闊3里、長20多里的海泓,取名“半海沙”。清道光初(1821年)兩沙洲連成一片,匯龍鎮就在這塊土地的西南角上?;莅采?、“半海沙”四周又先后形成了永豐沙、永泰沙等17個沙洲,逐步形成了啟東縣境的輪廓。這些沙洲接近崇明,歸崇明管轄,故稱“崇明外沙”。
當初,半海沙與諸沙洲之間有深泓,但可通船只往來。后有一名姓楊的海門人來此開墾,半海沙隨之改名“楊家沙”。清道光七年(1827年)始,崇明、海門、揚州、無錫等地的商戶陸續移來楊家沙,楊家沙逐漸興盛起來。
楊家沙自誕生起,有條貫穿南北向的天然港汊,向西與太安港合成一條干流。向北再折向東,然后流入北海泓,據說有72個灣頭,曲曲彎彎,猶如群龍匯集,人們便以其形似龍取名為“匯龍河”(又名大廟港),匯龍鎮由此而得名。
早期的匯龍鎮由崇明縣隔江而治。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1日,啟東設縣分治后,匯龍鎮即歸啟東縣管轄,為縣治鎮。1949年元月,匯龍鎮人民政府誕生。記者范譯
海安市——白龍橋
故事主角是頭白牛
海安市墩頭鎮境內的仇湖又稱虬湖,虬,龍的古稱。仇湖以白龍橋而聞名,每年農歷三月十九是仇湖廟會。關于白龍橋,這里面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古代的這塊土地上,有一仇姓人家養了一頭勤勞的白牛,這頭牛天性活潑,喜歡東蹦西跳,時間一長,在東西相距兩百多米的地方,跳成了兩個大坑。 有一年的農歷三月十九那天,白牛突然開口對主人說:“我快要上天成仙了,想把你們一起帶到天宮去,你們拖著我的尾巴,但沒有我的準許不能睜開眼睛?!表暱涕g,天昏地暗、白煙彌漫,朦朧中,白牛帶著精心哺育它多年的一家四口奔向仙界??斓侥咸扉T了,白牛喜出望外,哪知仇家小媳婦出于好奇,按捺不住,睜開了雙眼。只聽得“轟隆”一聲巨響,南天門緊閉,白牛進了天宮成了白龍,但尾巴被大門軋斷,仇家四人掉進了汪洋大海。白龍十分悲傷,淚水如大雨傾盆,淌滿了東西兩個大坑。于是坑變成塘,時間一長,塘中生波,有秀才取名 “虬湖”,后來當地老百姓認為,這湖在仇姓人家的地盤上,為紀念這位樸實善良的農夫,當稱之為“仇湖”。仇湖分東西兩湖,人們在兩湖之間架起一座小橋,為了給勤勞的白牛也留個紀念,便取名“白龍橋”。
此后,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九,許許多多“龍的傳人”不遠萬里,聚集于此,或載歌載舞,或燃炮鳴鼓,或焚香祈禱,或栽木育花,以此來傳承“龍”文化。當地人至今還喜歡跳龍舞,平時把練習龍舞作為健身和娛樂的項目。記者趙勇進 通訊員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