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播種流水線上操作。 記者 王穎攝
昨天上午10時,在位于如皋市白蒲鎮合興村的恒孚稻米農地股份合作社內,水稻育苗用播種機正繁忙地運作:村黨總支書記陳永建帶領操作工人在播種流水線上有條不紊地進行擺盤、添土、噴水、播種、覆土、疊盤等工序,一派熱火朝天的育秧景象。
隨著立夏節氣的到來,合興村的水稻育秧工作也在播種流水線機播設備的助力下有序進行,流水線機播設備的高效作業令人矚目?!斑@樣一臺水稻育苗用播種機1小時可以播種450盤,按照一畝田需要25盤來算,相當于可以播種18畝稻田?!毖亟髟耘鄬W科團隊副研究員魏亞鳳告訴記者,機械化育秧不僅大大減輕人力的勞動強度,而且操作簡單,撒種均勻、快速精準,還可以通過人工控制疏密度,保障秧苗質量。
在播種工作車間外的一座座“黑土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原來,在育秧流水線上不斷放入的“黑土”,是充滿了秧苗所需營養成分的育秧營養土,“一般由一袋50升的基質配100斤無噴灑農藥的土一起混合而成?!毖亟髟耘鄬W科團隊副研究員薛亞光介紹,和過去育秧需要大規模取土相比,目前使用的基質混合土更具“性價比”:不僅可以減少取土量,解決土壤培肥均勻難的問題,還可以通過提前科學配比好的基質,為秧苗源源不斷地注入營養成分,極大縮短了育秧周期。
在這條機械化的流水線上,工人們接力完成六道工序:先是擺盤,然后將“黑土”裝盤、底土,接著通過專業設備噴水,由機器均勻鋪上種子,最后覆蓋上一層土,組裝疊盤,如此一套流程下來,就可以統一送入溫度適宜的地方進行暗化了,“如果在適宜的溫度,只需2天時間,這些育秧盤就會開門見‘白花’”。
近年來,沿江所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下鄉,不僅在育秧環節實現了機械化,還通過田間管理、作物搭配等方面的創新,提高了水稻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薛亞光表示,這種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不僅為農戶提供了新的農作思路,也為當地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記者 王穎